自動化伺服控制系統交流、
工控自動化伺服控制系統行業受制造業復蘇和產業升級推動, 需求持續增長。 我國工控行業自 2016 年下半年起復蘇, 2016 年我國工業自動化伺服電機行業市場規模增長接近 1%, 2017 年同比長 16.5%,市場規模達 1656 億, 行業規模突破 2011 年的高點,年度增速也達到 2011 年以來新高。 我們認為此輪復蘇是中游周期復蘇和產業升級帶動結構性復蘇的疊加, 2018 年仍將延續, 2018年一季度工控行業訂單也保持較快增速。而從宏觀數據來看, 2018 年 1-3 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 10.08 萬億,同比增長 7.5%, 2018 年 4 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 51.4, 仍位于榮枯線之上,制造業呈現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我們預計 2018 年制造業投資仍將有較好增長,推動2018年工控行業需求。本土品牌通過高性價比和本土化優勢, 正持續進口替代。 工業自動化伺服電機高端市場被外資企業如西門子、施耐德、 ABB、三菱、富士等占據,本土企業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在以中小型客戶為主的中低端市場贏得市場份額。國內企業既在成本上具有優勢,同時能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應用需求。 外資工控企業由于研發、生產很多仍在海外, 且供貨期較長,對本輪工控復蘇提前準備不足, 而本土企業對客戶需求響應時間較短, 能滿足客戶較短的供貨期要求,在售后服務環節從響應時間、人工成本上亦均比外資企業有較大優勢,品牌競爭力持續提升。2010 年本土品牌市占率不到 30%, 2018 年, 本土拓達、合川、東元品牌等伺服控制系統的市場份額已接近 35%, 我們預期未來伺服控制系統行業進口替代趨勢有望持續加速。
